fcaa6453d53d70da1b1ca0151be8f6c7

【台灣法律】維修免責立法 產學聲聲催

引文:

關係台灣2,000億元產值的汽車零組件產業生存空間因為戴姆勒跨海來台提告,爆發危機。與汽車零組件生產相關的維修免責條款引發業界高度關切,業界與學界並積極爭取台灣維修免責立法,確保台灣產業生存空間。

消費者保護與公平交易國際觀點研討會昨(6)日由台灣科技法學會主辦,由於跨海訴訟而引發台灣消費者對於自身權益的關注,國內開始注意到「維修免責」議題,並出現討論的聲量,相較於歐洲等先進國家,台灣對於維修免責議題的討論起步較晚,目前國際上已有17個國家通過維修權益條款,包含英國、德國、義大利、奧地利、西班牙、愛爾蘭等,其中德國更是汽車業製造大國。

台灣汽車零配件製造業,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統計數據,國內的汽車零配件業的產值以及銷售值,已經超過整車製造業,同時出口的比重不斷成長,特別是在車體鈑件、電氣零件、燈具、底盤零件等領域,有著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優勢。

國立陽明交大特聘教授林志潔表示,國家在制定法規時,應該考量產業優勢的差異性,例如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上有競爭優勢,政府就應該朝向對其有利的方向發展,而台灣的汽車產業,有優勢的領域是零件製造部門,那麼政府在研擬政策法規時,應該要考量整體的平衡性,在產業發展、消費者權益、汽車原廠之間取得平衡,而不應該堅持專利保護的絕對性。

產業影響方面,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林欣吾舉統計數據指出,台灣的汽車產業分為整車製造以及零件製造,其中零件(車體與零配件)製造的生產值與銷售值較高,比整車製造更具備優勢,在這樣的前提下,經過經濟學模型計算,若台灣通過維修免責條款的修法,其社會福利(消費者剩餘加產業利潤),將會比沒有維修免責的狀態下來得更多。

所謂維修免責條款,指的是讓消費者擁有恢復汽車或其他動機行駛之車輛原有外觀權利,也就是說,消費者有維修需求時,能夠自由選擇使用非原廠零件,在售後維修市場中,零件外觀專利的權利受到一定程度的限縮。

表面上,維修免責看似與消費者的權益較為相關,但事實上維修免責條款與台灣的產業面、勞工權益、國家發展等層次都有關聯,影響範圍相當大。


浩富解析:

「維修免責條款」(Repair Clause)主要是針對第三人以維修用途而重建複合產品(由多個零件所組成的產品,例如汽車、智慧型手機、鐘錶及咖啡機等)整體外觀,從而實施其零件設計權之行為,不適用於設計專利的一種豁免制度。歐盟法院歸納兩個重要原則:恢復複合產品(汽車)的正常功能、並且在外觀上得以觀察到;以及恢復複合產品(汽車)的外觀而非基於個人喜好所改變之設計。

但是目前尚無維修免責條款相關制度時,生產汽車零件的業者則須考量與原廠洽談設計專利授權問題,避免發生類似戴姆勒車廠跨海對帝寶車燈提起專利訴訟、專利權侵害等情況。

有任何設計專利授權等相關法律問題,均請洽浩富專業法律團隊。


原新聞出處:【聯合新聞網 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