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裝置成電商必爭之地,這已是顯而易見的趨勢,但用行動 App 達成交易的比例到底有多高?因應行動電商趨勢,Retail Week Connect 發表一份調查報告,「亞太地區應用程式商務的榮景 App Commerce Goes Big in Asia-Pacific」,內含泰國、印尼、印度、韓國、澳洲以及台灣共 3000 名行動裝置使用者調查,其中台灣共有 500 位受訪者。
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台灣消費者對 App 購物接受度相當高,甚至有 3/4 的台灣受訪者在智慧型手機內安裝 2 款以上零售與購物應用程式。九成受訪者曾經只用行動應用程式完成整體的購物流程, 包括發現商品、搜尋進而購買。泰國、印尼、印度雖然行動裝置普及度高,且安裝兩款以上零售 App 的比例也超過六成,但已進入「高原期」而呈現停滯,可能與行動裝置容量限制有關。
超過 60% 的台灣受訪者認為,零售和購物應用程式比品牌行動網站更方便好用。 3/4 的台灣受訪者表示,良好的應用程式體驗可以提升他們對於品牌的觀感。相反的,少於半數的受訪者表示,不良的零售和購物應用程式會損及他們對零售商的觀感。千禧世代九成九成用 App 購物,但 55 歲以上世代消費總額最高,而整個亞太區超過 75% 受訪者傾向使用 App 購物,但大部分台灣廣告主仍認為行動版網頁就夠用,而忽視了 App 在零售電商不論是銷售或者行銷的重要性。
至於刪除 App 的原因,28.3% 的受訪者表示為「過於複雜,不易使用」,因此除了必備 App 通路App 本身使用介面與流程體驗必須一步到位,不可輕忽。若是 App 沒被刪掉,消費者卻停止使用,此時可在網站、廣告聯播網多處不斷針對消費者投放感興趣的商品,促使他們回到 App 消費,增進交易活躍度。另外去年雙 11 購物節的廣告數據,「完成交易的廣告」中有高達 55% 的消費者媒介是 App、12% 是行動網頁、33% 是桌上電腦。
台灣傳統電商平台這兩年才真正開始進入 App 零售,確實是「有點晚」。從上述的報告可以看出台灣消費者和亞太整體趨勢一致,都偏好在用行動 App 消費,因此慢人一步的主因是在電商業者身上。雖然台灣電商業者曾嘗試開發 App,但都當作 Side Project 在做,根本沒有全力投入開發,近年海外 App 做得很好的零售電商玩家加入台灣市場,可以為本地公司指引方向,而且台灣公司學習得很快,期盼這些公司能跟上 App 發展,並加入台灣擅長的「創新」元素玩出新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