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6e39dad2e200f25e11e9c25f96b39

行動裝置可說是物聯網的門面,簡單好用才是王道

  • App相關|
  • 2302
  • HWITT
  • 2017/10/3 09:00
  • 0

物聯網(IoT)鐵三角之中除了「雲端」與「裝置」的部分外,若缺了「行動裝置」的部分,可就稱得不上是完整的 IoT 佈局。事實上從 Ericcson 2016 年度的行動產業報告中就可以看出,具備完備「雲端、裝置、行動」鐵三角能力的物聯網裝置,每年會以約 23% 的速度在市場中逐步成長,預估到了 2021 年,全世界就大約會有 160 億台物聯網相關的產品。

「行動裝置,可說就是物聯網的門面。」 隨著人們不斷移動,以手機為核心的行動載具,可以幫助我們與各種無所不在的其他設備中,進行無縫接軌的通訊。尤其是智慧手機已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透過使用手機作為物聯網的窗口,不僅便利,還能加以分析與連網能力,把原本的物聯服務更加細緻化。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那些智慧手環,不僅可代替手錶,還透過了那些感應器幫助大家更了解身體的各項資訊,進而實現健康管理;而聯網冷氣可以讓你在這麼熱的夏天在回到家前就預先將屋內設置在舒適的溫度。像這種與周圍環境進行互動帶來的服務體驗優化,就是「IoT+ 行動裝置」帶來的第一個好處。

除了服務體驗優化以外,「大數據」帶來的消費者分析是 IoT 的另一項特性。咖啡機廠商能了解客戶怎麼使用他們的咖啡機,從中分析潛在的故障原因,得以提供後續的維修服務,另外透過了解用戶喜好的咖啡口味,當咖啡有推出特價時可透過手機提供訊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加值服務;聯網電冰箱,可分析使用者實際的使用狀況,透過這些數據找出節省能源的方法,用時也可為使用者減少每月的電費。每一次互動都可讓商家更了解消費者,來改善產品與客戶服務,甚至創造完全「客製化」的獨特經驗。

物聯網雖給了眾多廠商一個巨大的機會,卻也必須肩負起相對應的責任。要達到這一切,就必須把產品與服務都加上「行動優先」這個前提,傳統製造商常常做個 App 就結束了,而沒有意識到複雜度提昇的問題,原本功能單純的設備將會跟其他功能、服務和用戶串在一起,成為系統整體中的一部分 。App 與相對應的軟體開發在過去很少會被製造商認為是產品核心競爭力,但是隨著手機早已普及化,App 會是智慧家居產品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消費者並不會想用 50 個 App 來各自控制 50 個智慧家居產品,但他們也不想要一個設計不當,用起來十分笨重的 App。因此關鍵就是怎麼設計一個傑出的應用程式,提供良好的使用者體驗。App 上的功能也不是越多越好,每個產品的功能應該分級設計,在手機裡盡可能簡潔,只顯示主要功能和可能的次要功能,越是簡單容易上手,消費者才更有意願使用。

美國智慧居家控制廠商 Simple Home 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在 Ayla 物聯網的協助下,包括家居智慧攝影機、警報器、門窗感應器、 智慧燈泡、門鈴與智慧 Wi-Fi 插座等產品都被整合在單一 App 裡,使用者只要運用 App 簡單手勢,就可輕易操控作家中所有的智慧裝置。安全性也是行動端的一大考驗,App 有沒有隨時緊跟著 OS 更新,不斷規劃相對應的 iOS、Android 雙版本更新計畫?各式各樣的安全認證也有更新嗎?在許多情況下,行動應用程式應該成為一種整體性的思考方式,並重點擺在這些 IoT 產品後續的開發和支援。

這些都需要經驗老道的 IoT 行動端開發團隊,未來像是全面性物聯網的平台,其優勢就在於包括雲端、App 設計與背後相對應工作都一應俱全。如此一來,生產者就不用大費周章自己成立 App 團隊,而能把有限的預算集中在介面設計上提高品牌識別度,以及產品本身功能上。

App相關| 相關文章